8月7日,“常来常熟合绘蓝图”产创融合交流会在合肥举行。江苏常熟与合肥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就推动长三角产业与科创深度融合进行深入交流。会议现场启动16个产业科技合作项目,发布总规模超50亿元的新兴产业基金矩阵,并揭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区”。
合肥作为“科创名城”,在量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优势突出,是长三角西翼的创新策源地。常熟则是长三角苏南地区的制造“重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列,是上海大都市圈全球智造功能节点城市,两地在创新资源与产业基础上形成天然互补。
带着三份沉甸甸的“福袋”,常熟来了。第一个是“产业旺福”:希望合肥在科创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常熟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深度融合。第二个是“创新添福”:希望科研型企业、创新团队共享合肥的高校科研资源与常熟的产业应用场景。第三个是“生活有福”:诚邀大家前去做客,在体验干事创业的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享受品质生活的舒适与惬意。
常熟市委书记虞伟在致辞中解码“常熟之福”:2024年GDP突破3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4900亿元,汽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主赛道”蓬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声学等“黄金赛道”一路狂飙,低空经济、海洋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赛道”蓄势待发,作为常熟开放前沿的常熟经开区,已集聚600余家外资企业,形成绿色智能汽车、海洋经济等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出亨通华海、奇瑞捷豹路虎等标杆企业。
产业协作迈出实质步伐。现场共有16个产业科技项目和14组合作伙伴启动合作赋能,覆盖平台共建、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产业联动四大领域。
安徽国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磊带来了基于电池制造工厂场景的快检分容产品解决方案以及拥有2000多GWh电池数据的大模型,帮助企业降低80%的检测用能、节约近一半的检测时间。“期待与常熟的动力电池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更加广阔的蓝海。”陈磊说。
看中了常熟在海洋产业领域的布局和在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北鲲睿航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景渊带着船舶智能航行和智能辅助航行项目,特意从上海赶到了合肥。“希望能尽快落户常熟,在常熟丰富的应用场景加持下,我们公司有信心在2至3年内实现5000万元至1亿元的营收。”景渊说。
金融赋能成为合作亮点。总规模超50亿元的新兴产业赛道基金矩阵正式发布,包含工融卓璞AIC基金、甬元鸿德市场化基金等五支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构建“从种子到IPO”的全周期资本服务体系。
活动现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区”正式揭牌,标志着常熟深度融入长三角科创核心圈。常熟将以此为契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发挥G60科创走廊创新资源要素赋能优势,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进一步完善和集聚。同时,常熟聘请了8位专家担任产业科技顾问,强化智力支撑。
为吸引人才、夯实合作基础,常熟推出百万平方米创新载体、3000万元创业资金、1亿元技术攻关支持及百亿级基金池;投入亿元支持人才购房,建设青年驿站提供14天免费住宿,打造优质宜居环境。
多位与会专家、企业代表认为,合肥的原始创新能力与常熟的产业转化优势高度互补。两座城市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共同推动“科技研发在合肥、成果转化在常熟”的转化链与“产业需求在常熟、创新供给在合肥”的共生链的形成,合力书写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篇章。